中國時報【鮮明、盧金足/台中報導】
民進黨大台中市長候選人蘇嘉全,昨天成立台中市競選總部,由全盲的岳母洪木蒞為他披上競選彩帶。他抨擊對手胡志強沒有同理心,默許藍營市議員以莫須有罪名,抹黑他貪小便宜,以岳母名義申請殘障車牌;他當場下戰帖邀請胡志強辯論,打一場高格調選戰。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到底會不會支持無黨籍大高雄市長候選人楊秋興?立法院長王金平說,宋楚瑜跟他講,「不可能替楊秋興站台」。不過立委邱毅指出,宋楚瑜肯定楊秋興的從政表現,且批評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親民黨不聞不問」。
昨天上午王金平從台北搭高鐵到台中,為台中市長胡志強競選總部成立造勢,邱毅到高雄,陪同黃昭順控告陳菊。宋楚瑜從板橋上車,與王金平、邱毅同一車廂,先後與兩人談話。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蔡偉祺/北縣報導〕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蔡英文昨天參加縣議員黃俊哲競選新北市議員總部成立大會,現場湧入大批支持者,場面相當熱鬧。蔡英文致詞時也以新板特區為例,表示當選後要以「公辦都更」方式,來推動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再造。
將推出老社區的「公辦都更」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民黨大台南市長候選人郭添財昨天成立學甲鎮競選服務處,學甲鎮民代表會主席謝周秋月等人力挺郭添財,籲請鄉親支持土生土長的鄉親子弟。許添財之友會會長廖文振說,他看過郭添財的政見後認同郭添財的想法,為了避免台南縣被邊緣化,決定轉而支持郭添財。
昨天到場聲援郭添財的有台南縣副議長陳宗興、後壁鄉民代表會主席廖文振、東山鄉代會主席陳清輝,以及佳里鎮代會主席黃明德等多人。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高雄市長陳菊昨日公布大高雄都第一套政策白皮書「鏈結高雄、活絡高都」,宣示透過轉運中心和智慧運輸走廊,四年內打造大高雄卅分鐘生活圈,成為便捷、舒適、有效率的綠色交通城市。
陳菊首先指出,過去四年來,高雄市的大眾運輸搭乘率從四.三%飆升到目前十二.五%,今年底目標為十五%,這樣的成績讓很多綠色環保社團都難以置信,顯示其實透過政策領導,還是可以扭轉高雄市民長期交通工具的使用習慣。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水扁總統任內外交出訪常成為迷航外交。外交部長楊進添首次透露,馬英九總統就任後第一次出訪巴拉圭,當天他正和印尼情報局高層球敘,印尼官員表示,以前只要台灣的總統一離開國境,他就會開始緊張,不曉得台灣的專機會否突然降臨。楊進添說,這對駐外大使是很大的屈辱。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請楊進添對外交工作提出業務報告,民進黨立委蔡煌瑯出示多位駐外使節名片,式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撩亂。他說,有直的、有橫的,上面有台灣LOGO,還有黨徽,亂七八糟像開雜貨店,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還用粉紅色,好像是夜店的名片。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亓樂義/廣州報導】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楊樹安昨對本報表示,台灣這次參加廣州亞運會,是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二年前,北京奧運尚未開幕,大陸文宣一度出現台灣以「中國台北」名義參賽說法,引起我方不滿。據信,這次亞運會絕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侯承旭/高雄報導〕高市選委會舉辦的公辦政見發表會,陳菊、楊秋興、黃昭順等三名參選人都同意以辯論方式進行,將創下高雄市長選舉的首例。
菊、秋、順這幾天為了是否參加由媒體主辦的電視辯論爭論不休,雖然三方陣營都同意辯論,但相關細節仍無共識。不過,由高市選委會辦的公辦政見發表會,三人已同意以辯論形式進行。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今(14)日公布最新的阿扁札記,扁在裡面提及,日前高雄市長陳菊因為凡那比颱風引發的休息爭議,「藍營猛攻陳菊小睡除了圍菊救郝的功能外,對菊的選情不生影響」,陳水扁說,「菊開高市已是定局」,陳水扁同時也認��,台北市長郝龍斌雖然深陷花博風暴,「也會慢慢過去,藍營最新民調固不可盡信,但郝逐漸走出谷底,更為顯然」。
對於民進黨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選情,儘管蘇貞昌及蔡英文頻傳心結,不過兩人日前在蔡英文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已經首度同台,扁卻在文中提出兩人說法的矛盾,當時蘇貞昌還表示由他選台北市,蔡英文選新北市是對的,扁卻在文中提出矛盾點,「蘇貞昌表示由他選台北市,蔡英文選新北市是對的。不過話說回來,按照蔡英文的規劃,由她角逐台北市,蘇貞昌選新北市,北北二都的選情只會更好」。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邱燕玲、施曉光、羅添斌/台北報導〕對於撤彈及兩岸軍事互信議題,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說在一個中國前提下考慮撤彈問題,「我們能接受嗎?那是不可能的!」兩岸要談軍事互信、政治議題,恐怕時機還沒成熟。吳揆反問,「非邦交國的國慶酒會,若都遭不友善對待,你覺得兩岸累積的互信夠嗎?」
對於馬總統撤彈談話,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則表示,兩岸可以通過適當方式,「適時」就軍事問題包括兩岸軍事部署的有關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利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
petersm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